1.国家安全
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2.总体国家安全观
2014年4月15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提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安全道路。即“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总体国家安全观涵盖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等12个方面,为国家安全工作指明了方向。
3.国家安全委员会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2014年1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决定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设置。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作为中共中央关于国家安全工作的决策和议事协调机构,向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涉及国家安全的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
2018年10月,广东省结构改革进入全国实施阶段,广东组建省委国家安全委员会。
2019年1月,广州市机构改革进入全国实施阶段,广州组建市委国家安全委员会。
4.《国家安全法》和《反间谍法》
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是1993年2月颁布实施的,这是维护国家安全的第一部专门法律,在维护国家安全,防范、制止和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适应和加强反间谍斗争的需要,在原《国家安全法》基础上,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14年11月1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同时废止了原《国家安全法》。
与此同时,党中央决定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加强国家安全总体立法,制定一部具有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的新国家安全法。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